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甘肅網 >> 甘肅文化 >> 文化之旅

【小隴畫報·401期】張家川:探尋關山古道 邂逅牧場風光

2025-08-19 14:37 來源:中國甘肅網

  張家川縣境內的關山,這座古稱隴山、隴坻、隴坂的六盤山支脈,承載著秦人發(fā)祥地的深厚歷史。在它交通繁榮、鼎盛的時期,中原文化于此綻放出璀璨的光芒。這里關山古道曾駝鈴陣陣,見證著商貿往來與文化交融。如今,張家川依托獨特的山勢景觀和關山古道悠久的歷史,吸引著無數(shù)游客前來探尋。

  張騫經此出使西域,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先河;李廣、趙充國經此抗擊侵擾,捍衛(wèi)著國家的邊疆;杜甫也曾途經此地,留下了“滿目悲生事,因人作遠游”的愁苦嘆息。這些歷史的片段,如同繁星般鑲嵌在關山的記憶中,讓這片土地充滿了傳奇色彩。

  這里草甸豐茂,坡緩谷闊,山頂渾圓,山脊起伏,綠茵似毯,綿延廣布,常年流水的溪流多達十余條,曲折蜿蜒于寬谷之中。水質清澈,流量穩(wěn)定,空氣清新,氣候宜人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資源景觀。

  此外,關山古道還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景觀,如長寧驛、五龍山云鳳寺遺址、佛爺崖太極八卦圖、二郎神腳印石以及拴馬樁等,每一處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。

  老爺嶺展現(xiàn)自然風貌和歷史遺跡的完美結合。這里曾是詩圣杜甫筆下《秦州雜詩二十首》的開篇之地,詩中的“滿目悲生事,因人作遠游。遲回度隴怯,浩蕩及關愁”正是對這片土地深情的抒懷。嶺上矗立的關帝廟,為老爺嶺之名增添了厚重歷史色彩。站于此處遠眺,山巒起伏,一覽無余,盡顯大自然的壯闊。

  平安草原曾是秦人為周王朝牧馬之地,天然牧場有白石咀牧場和五星牧場,是全省保留至今最原始的高山草原,也是唯一的淺灘草坪保護區(qū)。其主峰貓娃山巍峨聳立,海拔高達2510米。這片草原地帶風光旖旎,空氣清新,是感受大自然原始魅力的好去處。

  漫步平安草原,遼闊的草甸像綠色的海洋,一直延伸到天邊,其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野花,隨風搖曳。遠處的貓娃山高聳入云,為這片草原增添了雄偉壯麗的氣勢。山腳下,清澈的溪流奔騰而下,滋潤著肥沃的土地,養(yǎng)育了無數(shù)生靈。 

  廣闊的牧場,一望無垠。綠油油的牧草覆蓋整片天地,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。草原上游走的牛羊,與天空浮云、遠景的群山、矗立的風力發(fā)電機交相輝映,極目遠望、蔚為壯觀,構成關山古道一道靚麗風景線。

  風車在云海中旋轉,仿佛觸手可及,又似遙不可及。云海翻騰,風車旋轉,似乎與天空進行著一場無聲的交響樂。關山風光大道,作為張家川縣境內風電新能源通道的拓建開發(fā)項目,已形成了一條綿延百里的關山觀光走廊。在這靜謐的山間,唯有風車的轟鳴聲打破了沉寂,它與飄渺的云霧、巍峨的山嶺共同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。

  金色的晚霞破開云層,灑滿遠山,霞光四射,牛羊在山坡下悠閑地吃草。這一刻,時間似乎停止了,所有的喧囂都歸于平靜,只剩下人與自然的對話。此時的黃昏里,只有落日,沒有繁塵。秋日,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神奇的土地,感受關山古道與牧場的美麗邂逅。

  本期小隴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啦,關注《小隴畫報》,了解更多甘肅美景、人文歷史、獨特民俗,咱們下期再見。

  本期攝影:  孫興旺  文字: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記者  屈杰文  徐琳

版權聲明:凡注有稿件來源為“中國甘肅網”的稿件,均為本網原創(chuàng)版權稿件,轉載必須注明來源。

西北角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
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
微博甘肅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
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6212006002 | ICP備案:隴ICP備17001500號 | 經營許可證編號:甘B2-20060006 |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甘)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編號:甘B2__20120010

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:12331 | 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2377

主辦: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|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: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(0931-8580115)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(0931-8864528)

Copyright © 2006 - 2024 中國甘肅網(GSCN.COM.CN) All Rights Reserved

網站簡介 | 人才招聘 | 廣告服務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0931-8960109 0931-8960307(傳真)

分享到